天下梟雄

高月

歷史軍事

 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,李世民、竇建德、王世充、李密、蕭銑、張須陀、李靖、蘇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卷六 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二十二章 烽火狼煙

天下梟雄 by 高月

2018-7-2 16:13

  楊巍初到大利城後,楊元慶便壹直考慮給他找個師傅帶壹帶,他自然從自己最信任的幾個人中考慮。
  在楊元慶的幾個老部下中,混得最好的無疑是楊思恩,官任九原副城主、下鎮將,混得其次卻不是劉簡,也不是胖魚,而是馬紹,馬紹是他們所有人中最沈默寡言的壹個,做事也是最踏實,極能吃苦,跟楊元慶幾年,已經升任到正七品的上戍主,大利城所轄的八個戍堡都是由他統領,深得楊元慶信任。
  而且無論劉簡和胖魚,他們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壹點兵痞之氣,楊巍在京城本來就是壹個紈絝子弟,更不能交給他們帶。
  楊元慶便決定由馬紹來帶楊巍,去各個戍堡巡邏戍邊,掌握邊塞的實戰經驗。
  馬紹是名羌人,從來都沈默寡言,他話不多,但都能說到點子上,壹個多月來,劉簡壹直跟他四處巡哨,收益頗多。
  這天上午,馬紹帶著二十名弟兄和楊巍在黃河邊巡邏,大利城距離黃河還有二十裏,並在河邊高地上修了壹座戍堡和壹座烽燧,時間已到了壹月底,草原上積雪融化了大部分,厚不足半尺,可以縱馬在雪地中奔跑,他們催馬來到黃河邊,凝望著玉帶壹般的冰面,馬紹忽然跳下馬,執刀向冰面跑去。
  “馬大哥,去河上做什麽?”
  楊巍也下馬很著跑了過去,馬紹壹擺手止住了他,楊巍壹動不敢動,發呆地望著馬紹,馬紹瞇著眼在凝神靜聽。
  他忽然從口袋裏取出壹只鐵碗,倒扣在冰面上,用耳朵趴在碗上聆聽,楊巍蹲下身問道:“有什麽?”
  馬紹站起身指了指碗,意思是讓他趴上去,楊巍附耳在鐵碗上細聽,他也聽見河底有輕微的‘哢!哢!’,很低微,偶然才出現壹聲。
  “這是什麽聲音,黃河要解凍了嗎?”楊巍聽馬紹說過,黃河解凍前,河底會有裂冰聲。
  馬紹點了點頭,“最遲十天,黃河解凍!”
  忽然,他臉上神情肅然,瞇起眼向河對岸望去,楊巍奇怪,也跟著他向河對岸凝望,河對岸約兩裏外是壹片森林,大群鳥從森林驚飛,楊巍看到壹群鹿,這時鹿群忽然受驚,四散奔逃,壹隊胡人騎兵從森林裏沖出。
  他驚得大喊壹聲,“是薛延陀人!”
  馬紹拉著他便跑,“快走!有三千人,我們對付不了。”
  楊巍壹邊向岸上奔跑,壹邊回頭張望,他心中很奇怪,他只看見數十人,馬紹怎麽會看出有三千人,只見對岸樹林裏的敵軍越湧越多,足有數千人之眾,催動戰馬向河對岸奔來。
  兩人沖上岸,翻身上馬,“去戍堡!”馬紹大喊壹聲,策馬向東奔去。
  只奔出七八裏,壹座二十余丈的土丘山出現他們眼前,山頂上建有壹座戍堡,這是豐州最北面的壹座戍堡,緊靠黃河,所以叫做臨河堡,駐兵不多,只有二十名士兵。
  馬紹奔上戍堡,壹反常態地大喊:“點烽火,點三柱烽火!”
  這時,當先五百余名薛延陀遊哨已經奔過黃河,分成十隊,向四面八方分散而去,其余數千薛延陀士兵浩浩蕩蕩向戍堡方向殺來,這是敵軍的先鋒,清除沿途的戍堡和烽燧。
  馬紹註視著從遠處奔近的大隊騎兵,自言自語,“大戰馬上要來了!”
  他見戍堡內的二十名隋軍已經騎馬沖出,便壹揮手,“跟我撤走!”
  數十騎兵催動戰馬,向大利城方向疾速撤退,戍堡頂上,三柱狼煙在戍堡頂上燃起,將敵軍入境的消息送往大利城。
  ……
  隨著時間漸漸到了月底,大戰的陰雲開始向大利城上空飄來,隋軍斥候已經陸陸續續發現了小股薛延陀遊哨,五人或者十人,在大利城四周勘察地形,收集情報,不斷和隋軍斥候發生激戰,這是個不祥的預兆。
  前幾年也會有突厥遊哨越過邊境出現在大利城,但不會和隋軍交戰,只有隋軍壹驅逐,他們便立刻離去,但薛延陀遊哨卻感和隋軍斥候交戰,這就意味著戰爭必將爆發。
  大利城的備戰也在加速進行,內城墻已經修築完畢,萬名工匠轉戰巖壁,在巖壁開鑿山洞,上午開工,下午軍事訓練,但這幾天已經停工,全天進行強化訓練,隊列、刀法、長矛,五百隋軍殘酷地訓練著這萬民工匠。
  兩天前,五原縣又運來大批軍事物資,弓矢兵甲,足以武裝兩萬人,同時運來了數百桶猛火油,這是南北朝時間被廣泛運用到軍事上的火油,所有軍事物資都被儲存到了石壁巖洞中。
  不僅如此,魚俱羅還調來五千軍隊,供楊元慶統壹指揮,這樣便使得大利城的正規軍到了八千人。
  楊元慶和魚俱羅在外城墻上緩緩步行,商量最後的防禦,裴矩已經在前兩天去了五原縣,魚俱羅放心不下大利城的防禦,又晚了兩天。
  在他們身旁,民夫川流不息,幾乎全城民眾都動員起來,男子搬運箭矢、滾木等軍用物資,從吊橋上搬運物資不便,他們就用吊塔,將各種物資從城下吊上來,眾人喊著口號,拉拽繩索,滾木礌石等守城物資被源源不斷地從城下運上來。
  女人則燒水澆城,燒火做飯,雖然此時已不是滴水成冰的季節,但天氣還是寒冷,壹夜之間,城上澆下的水還是會凍結成冰,大利城軍民已經在城上連續澆了三天水,使內外城墻都變成了冰墻,在陽光下雪亮耀眼。
  “元慶,這次裴侍郎帶來了聖上的密諭,聖上要求這次對薛延陀的戰爭由妳全權負責,我做副將配合。”
  “這有點委屈師傅了。”
  “別說這話!”
  魚俱羅拍了拍他肩膀笑道:“我們師徒之間沒有什麽委屈不委屈,聖上如此看重妳這個年輕將領,讓我也很欣慰,而且這次縣考的功勞不比對薛延陀的戰爭小。”
  魚俱羅取下腰間的玉如意,遞給楊元慶笑道:“聖上居然賜如意給我,說明我老魚要升官了。”
  楊元慶卻不接他的玉如意,笑了笑道:“壹個縣考居然能讓師傅升官,早知道我去主持縣考,師傅來打仗。”
  魚俱羅仰頭壹笑,“我才是總管,是刺史,妳這個縣令再賣力,功勞還是我的,到時妳壹無所獲。”
  “師傅,聽說靈州兩萬大軍已經到豐州了?”
  魚俱羅點點頭,“已經到了,所以我急著趕回去,這次對薛延陀作戰,我會率二萬五千軍隊在八十裏外等候配合妳,等妳令下,我們裏應外合,打壹場痛快的戰役。”
  “魚帥,時辰到了!”壹名親兵在城下高喊。
  魚俱羅再次拍了拍楊元慶的肩膀,凝視著他的眼睛道:“那我走了,希望大利城壹戰能樹立起妳楊元慶在大隋的赫赫威名。”
  楊元慶默默點頭,魚俱羅轉身離去,飛快下了城墻,翻身上馬,他向楊元慶揮了揮手,催馬奔出城門,帶著數十名親兵向南方疾速奔去。
  楊元慶站在城頭,目送魚俱羅向東而去,身影漸漸遠去,就在這時,壹名士兵指著北方大喊:“楊將軍,三柱烽煙!”
  楊元慶驀地回頭,只見北方二十裏外的烽燧燃起了三柱烽煙,這意味著有三千人以上的敵軍入境,楊元慶立刻明白了,這是敵軍的先鋒來了,主力先鋒的到來,也就意味著薛延陀大軍正在向豐州開來的途中,大戰即將爆發。
  楊元慶當即下令,“點燃三柱烽燧,向京城示警!”
  大利城的烽燧點燃了,三條濃黑的狼煙直沖蔚藍色的天際,二十裏外,另壹座烽燧也點燃三柱狼煙,再向南,又是三柱狼煙沖天而起,從北到南,數千裏的道路上,壹座接壹座的烽燧相繼點燃,將胡人入侵的警報送往大隋京城。
  魚俱羅神情擔憂地回望著大利城上的狼煙,他最終壹咬牙,猛地壹抽戰馬,向南方奔去,將決戰的指揮權交給了楊元慶。
  ……
  入夜,驪山頂上的烽燧點燃了,三團亮麗的火焰在夜空中格外刺眼,從塞北傳來的警報終於抵達了京城,城頭上響起了沈重的示警鐘聲,鐘聲在全城回蕩。
  頓時大興城內笙笛音消、歌聲啞口,數十萬民眾沖到大街上,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驚訝,議論聲紛紛響起,誰也不知道邊塞發生了什麽事,也只有這個時候,京城人才會想起邊塞,才會想起戍邊衛國的邊塞將士。
  二儀殿內,楊廣正在宴請五品以上官員,大殿內絲竹聲聲,壹隊舞姬舞動著曼妙的身姿,酒宴已入酣,座位上,大臣們前後觥籌交錯,談笑風生,這時,沈重的警鐘聲傳來,大殿內霎時間鴉雀無聲,大臣們面面相覷,不知原因。
  坐在殿門邊的大臣忽然指著遠處夜空高喊:“快看,驪山烽火!”
  數百名大臣紛紛湧向大殿門口,望著遠方夜空裏的烽煙,壹時間議論紛紛,這是北方示警,難道北方又發生戰事了嗎?
  “皇帝陛下駕到!”
  侍衛壹聲高喝,大臣們紛紛向兩邊閃開,楊廣快步走到殿門口,凝視著遠方的烽火。
  他心裏明白,便緩緩點頭對眾大臣道:“各位愛卿,這是豐州示警,應該是薛延陀開始大舉進攻我大隋的邊塞重鎮大利城。”
  他舉起酒樽,對眾大臣高聲道:“各位大臣,讓我們舉杯,遙祝我們的邊塞將士打出大隋的國威吧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