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

高月

歷史軍事

  重回大唐,爭霸天下   天寶五載,大唐建國已過百年,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,已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九十八章 相國提親

天下 by 高月

2018-6-25 18:14

  十壹月初的長安也很有幾分寒意了,寒風扯著最後幾片枯黃的落葉在空中飛舞,行人的步伐也變得急匆匆,大街上寥寥無人,這時,宣義坊內來了壹輛馬車,十幾名帶刀家丁護衛左右,馬車很快就在戶部尚書張筠的府停下,馬上下來壹名中年男子,皮膚白皙,身子微胖,留壹撮山羊短胡,此人便是張筠的弟弟,太常卿張垍。
  作為開元名相張說之子,張筠和張垍都官居高位,深受李隆基的信任,尤其張垍還是長安文壇領袖,長安文人欲得壹官半職,他這柱香是壹定要燒的。
  天寶初年李白名震長安,就是因為看不慣張垍的權貴嘴臉,而被張垍陷害,最終被禮送出長安,李白在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壹詩中寫道:‘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。’這個權貴指的就是張垍。
  今天張垍憂心忡忡來找大哥,是因為楊國忠得雲南之戰,而正式被封為兵部尚書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楊國忠的強勢入相牽動長安每壹個權貴心,如果說從前楊家受寵只是因為貴妃的緣故,楊锜、楊铦之流雖然能官居高位,但不過都是弄臣而已,但楊國忠的入相則意味著楊家勢力的真正崛起。
  張垍不用通報便直接進了門,管家上前道:“老爺在後園釣魚。”
  “我知道了,我自去找他。”
  張筠的宅子占地近百畝,亭臺樓閣,樹木蔥郁,在後園還有壹潭占地二十畝的小湖,這座宅子是他們父親張說留下,張垍從小在這裏長大,這裏的壹草壹木他都無比熟悉,不需要引領,他很快便來到了後園的湖邊。
  遠遠看去,幾名盛裝侍女端著玉盤站在壹座用整塊白玉雕成小亭中,大唐戶部尚書張筠便坐在亭子裏,壹桿魚竿正垂釣西風,他穿著壹襲蓑衣,頭戴竹笠,儼如壹個獨釣寒江雪的老農。
  張垍慢慢走進亭子,幾名侍女見他進來,慌忙要施禮,張垍卻擺擺手,令她們不要驚擾了兄長。
  “是二弟嗎?”張筠沒有回頭,便直接猜到了來人。
  張垍十分驚訝,連忙笑問道:“大哥是怎麽猜到是我的?”
  “這還用猜嗎?除了妳,誰還敢不經稟報進我後園?”
  張筠回頭瞥了兄弟壹眼,向旁邊指了指笑道:“坐下吧!”
  張垍盤腿坐下,揮揮手命侍女們下去,片刻,亭子裏就只剩他們兩人,他嘆了口氣道:“大哥對楊釗入相怎麽看?”
  “他現在不是楊釗了,改名楊國忠,哼!國之忠臣,我還能怎麽看。”
  在兄弟面前,張筠沒有隱瞞,心中不悅現於顏表,他很了解李隆基,這次李隆基極力反對眾相不接受南詔投降的意見,壹意孤行贊成了楊國忠的南詔方案,又以楊國忠大功於社稷,壹舉將他提升為相國,如此種種的急切表現,張筠便看透了李隆基的心思,讓楊國忠來接李林甫的右相。
  這個右相之位,早就是張筠內定為自己了,無論是家世背景,還是文采能力,他都完全有資格升為大唐右相,而楊國忠,不過是個跳梁小醜,他居然能成為右相的候選人,著實讓張筠對李隆基不滿。
  他重重又哼壹聲,道:“他現在入相並不能說明什麽,最後鹿死誰手還未為可知,李林甫估計還能做幾年,這幾年是我們機會,我們壹定要抓緊了。”
  聽大哥的口氣,似乎有對策,張垍精神壹振,急忙問道:“大哥可有什麽計劃?”
  “計劃?”張筠冷笑壹聲,“當然有,但關鍵是勢力,只要勢力足夠了,這右相之位就跑不出我的手心。”
  “可是大哥,我們伸手進軍隊恐怕不妥吧!”
  張筠瞥了他壹眼,帶壹絲嘲諷地笑道:“二弟,我說的勢力可不是指軍隊。”
  張垍壹呆,這次恍然大悟,他拍拍腦門笑道:“看我糊塗,真有軍隊,莫說相國,就連……”
  他幹笑兩聲,說不下去了,這時,水波壹陣蕩漾,張筠壹提魚竿,壹條壹尺長的鯉魚躍然出水,張筠笑呵呵將魚取下,放進魚簍中,這才又對兄弟道:“這擴大勢力就和釣魚壹樣,不能魯莽,得用迂回的手段讓他們願者上勾,世家名門壹直是朝廷打壓的重點,聖上嘴上不說,可心中卻忌諱,看他栽培崔翹,就是要用崔翹來分化崔家,這和當年他用裴遵慶來分化裴家如出壹轍,所以無論是裴家還是崔家,我都不好直接出面,妳是長安文壇領袖,妳可以利用這個身份,去好好替我結交世家,明白嗎?”
  “是!我明白,請大哥放心,不過除了名門世家,關隴大族極為重要,長孫家族、獨孤家族,這些都是皇親國戚,大哥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持,對聖上的影響將不是壹點半點。”
  “這個我知道,不用妳提醒,上個月獨孤適去世了,妳是太常卿,對獨孤適的身後名譽要定重壹點,還有,下午我準備去壹趟獨孤家,我估計這個獨孤家族,我能拿下來。”
  說到這,張筠將沒有加餌的魚鉤長長拋出,淡淡壹笑道:“我要讓妳看壹看,姜太公是怎麽釣魚的。”
  ……
  獨孤適的去世使獨孤家籠罩在壹片愁雲慘霧之中,幾個在外地的兒子紛紛請假回京,操辦喪事,長子獨孤浩然更是請了半年的喪假,留在長安給父親治喪,昨天過了四十九日,獨孤家的法事終於撤掉了,盡管心情依舊悲痛,但至少每個人都從繁重的治喪壓力中稍稍喘了壹口氣。
  房間內,獨孤浩然正和妻子裴氏談論著兩個女兒的婚事,小女兒明珠雖然已經十六歲,但她在五歲時因得壹場大病,為了避羊刃忌神而刻意改大了壹歲,她的年紀實際上才十五歲,而且她天性活潑,總像個長不大的小娘,獨孤夫婦也沒真把她的婚事當回事,倒是長女明月,明年過了年就是十八歲了,獨孤浩然平時忙於政務,無暇過問此事,但夫人裴氏卻壹直為此事煩惱。
  “老爺,我知道父親去世,不是談論此事的時候,但明月畢竟年紀不小了,錯過了這幾年,想再嫁個好郎君,恐怕就不太容易了,老爺,趁妳正好這段時間在家,還是把婚事早點定下來好,就算現在不宜辦喜事,但至少名份要定下來,婚事可以後辦。”
  裴夫人對獨孤適的去世暗感竊喜,關鍵還是她的女兒的婚事,年初張相國特地來為得意門生趙緒明求婚,趙緒明也是她看中的未來女婿,相貌英俊瀟灑、文采斐然,又是隴右世家,和獨孤家門當戶對,而且還是探花郎,今年四月已經升職為戶部員外郎,可謂前途無量,條件這麽好的如意郎君,偏偏父親不肯答應,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推遲搪塞,其實真正的原因裴氏知道,不就是看中了那個李慶安嗎?
  平心而論,李慶安的條件也非常不錯,年紀輕輕就做到了北庭節度使,不知有多少人家想把女兒嫁給他,但裴夫人就是不喜,壹方面固然是她對李慶安的第壹印象不好,那年李慶安來獨孤府相親,她是見過壹面的,長得又黑又壯,談吐粗俗,著實壹個當兵出身的粗人,而更重要的就是李慶安的身世,出身寒微,這對出身名門、門第觀念根深蒂固的裴夫人來說,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,現在獨孤適壹死,裴夫人沒有了枷鎖,她女兒的婚姻就要由她來做主了。
  她眼壹瞥,見丈夫依舊低頭看書,仿佛沒有聽見她的說話,她心中不由有些不悅,便坦率道:“如果老爺不反對,那明月的婚事就由妾身來決定,就這麽定了吧!”
  獨孤浩然在別的事情上都是壹家之主,說壹不二,唯獨在女兒的婚事上他沒有發言權,原因是四年前長女明靜被聖上挑中和親契丹,他當時的態度是極力贊成,不料不到壹年,長女便被契丹人殺死,令他無比愧對妻子,在後面兩個女兒的婚事上他便承諾了妻子,他不會插手,此刻見已經無法用看書來搪塞了,獨孤浩然只得嘆口氣道:“只有壹條,女兒自己喜歡便可,其他我沒有什麽意見。”
  若要女兒喜歡,這婚事可就黃了,裴氏笑了笑道:“她們懂什麽,洞房花燭夜郎情妾意,日子久了,哪有夫妻不恩愛的,再說她們現在喜歡,無非是看中相貌風流,卻不了解秉性,將來生活在壹起幾十年,若脾性不和,鬧出矛盾來怎麽辦,老爺是過來人,這壹點不用我多說了吧!”
  獨孤浩然半天找不到話反駁,就在這時,門外忽然有丫鬟稟報:“老爺,管家說有客人來了,是張相國。”
  “啊!”獨孤浩然騰地站起身,急對妻子道:“夫人,我去會客,明月的婚事容後再說。”
  說完,他急急匆匆地走了,裴夫人也楞了半晌,她眼睛忽然壹亮,忽然明白過來了,壹轉身,也向前院走去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