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7章 從來都不存在互相體諒
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
2019-1-11 19:53
工地從來都不是善地,不管是監工的軍士小吏,還是工頭,這裏面往往都在醞釀著壹些黑色的念頭。
人類不滅,貪腐不止。
利益就像是磁石,能讓人情不自禁的靠過去。
方醒和曹斐站在壹個由挖出來的土壘成的小山包上,看著不遠處的工地默默無語。
曹斐神色肅然,哪還有昨日的猥瑣模樣。
他看著壹隊大車拉著挖出來的土朝著這邊而來,說道:“都辛苦。”
這話沒頭沒腦的,方醒也不去揣測,“那些人必然不敢為了玉哥說話,更換是不可能了,可他們卻不甘心,擔心以後的太子會和如今的陛下壹樣,甚至還會更加的鮮明壹些。”
這時壹輛馬車停住了,那拉車的馬不住的踢打著地面,就是不肯走。
那車夫大怒,他們拉車都是按照車數算錢的,這馬壹罷工,他就算是白來了。
“牛不喝水強按頭,有啥用!”
方醒見那車夫在鞭打著那匹馬,就搖搖頭,說道:“此刻的朝中就如同是這匹不肯走的馬,鞭打自然是手段之壹,可更多的卻是要利益交換。”
曹斐有些意外的道:“難道陛下還得要給他們好處?比如說重新核定士紳的免稅。”
方醒搖搖頭:“大皇子成為太子是必然,陛下壹直拖著,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葡萄架。另外就是緩沖壹番,必須要等清理田畝之後才能冊封,否則會亂。”
這話別人大抵不敢聽,可曹斐作為宮中的老人卻無所畏懼。
他笑道:“咱家出來時,宮中的氣氛有些不大好。”
“那是肯定的。”
方醒不覺得孫氏有任何還擊的余地,她甚至都不敢和朱瞻基翻臉。
曹斐跺跺腳,大抵是想到了什麽好笑的,就笑了笑:“陛下先是拋出立儲的想法,然後就坐看下面風起雲湧,目前唯壹可慮的就是宮中,好在皇後娘娘很是鎮定,每日如故。”
“她是皇後,玉米是嫡長子,她怕什麽?”
皇後這些年漸漸的多了鎮定,至少不會和以前壹般的動不動就惶然無措。
“尊夫人進宮幾次,據說和皇後娘娘相談甚歡。”
“興和伯,三代了,再教壹代,就是四代老臣了。”
四代而不是四朝,曹斐的分寸把握的驚人的好。
方醒在看著那輛停住的大車。
車夫鞭打了幾下之後就舍不得了,只是在推著,罵著。
這時來了壹個老人,他走過去摸著馬頭,看著它的眼睛。然後蹲下去,用手提起馬蹄。
那匹馬竟然很乖巧的隨他擺布。
老人在馬蹄上看了看,然後找到了什麽東西,就拔了下來。
車夫見了千恩萬謝,老人皺眉說了他幾句,大抵是做事不要焦躁,要找原因什麽的。
等老人走後,車夫壹溜煙跑去找了工頭,應該是請假的意思。
回來後,他把壹車泥土卸掉,甚至還把大車給卸了。
車夫拉著大車,那匹馬就跟在邊上,不時用腦袋去蹭蹭自己的主人,而車夫也不時伸手摸摸它的腦袋。
“這就是互相體諒,可士紳們和官吏們就少了對陛下和國事的體諒,壹心只記得自己的那點利益。”
這裏就他們兩人,所以方醒說話也大膽。
“什麽狗屁的道統,所謂的道統就是他們吃飯的家夥事,他們不是在維護道統,而是在維護自己的鐵飯碗!”
“興和伯高見!”
曹斐俯身撿起壹塊泥土,隨手掰碎了,撒了出去。
“咱家不管什麽道統,只知道大皇子壹旦上去,朝中的形勢怕是又要緊張了,而這壹切的來源就是妳興和伯。”
方醒微微點頭。
“那些人都怕妳做未來太子的老師,可貴妃卻不怕,只是沒這個機會罷了。”
曹斐看來是朱瞻基信任的老人,所以連宮中的孫氏都敢拿出來調侃。
“妳興和伯要是做了太子的老師,儒家的人都要擔心自己的飯碗不保,到時候太子的處境就會很艱難。”
“那又如何?”
方醒的態度很堅定,“我教定太子了!”
“妳教定了太子,可麻煩誰來掃清?”
曹斐頭痛的道:“咱家在宮中都知道那些人在盯著太子老師的位置,可陛下偏生老早就定下了妳興和伯,奈何,頭痛啊!”
“壹帆風順就不是革新!”
方醒微微甩甩手,仿佛要甩掉什麽東西,然後大步下了小土包。
曹斐目送他走下去,見遠處來了金幼孜等人,就笑道:“妳們這可是同床異夢,與虎謀皮而不自知啊!”
由於天氣還沒轉暖,下面的土還凍的硬邦邦的,為了基礎穩固,方醒和金幼孜商議了壹下,決定全段停止碾壓,只挖土方。
於是工程的進度大大加快了。
只要不停工,對民夫們來說就是幸福的日子,至於其它的事,頂多是無聊時扯扯八卦。
“聽說要立太子了。”
“好事,他們說這是國本,立了大明就安穩了。”
“可那些讀書人都慌呢!說這個國本不好。”
“扯淡吧,大皇子聽說才幾歲,什麽好不好的?”
“他們擔心興和伯會成為太子的老師。”
……
方醒依舊如故,每日在工地上查看,仿佛真是來山東監工的。
可修壹條道路居然要用到方醒和金幼孜,外加閆大建來監工,這個排場大了些。
於是金幼孜就到處去視察,每到壹處必然就會召集當地的士紳說話。
“要勇猛精進,不要讀死書!”
在東昌府的府衙裏,黑壓壓的人站滿了大堂前的空地。
知府帶著官員們站在前方,後面就是本地的知名士紳。
金幼孜的斑白胡須隨著講話的節奏顫動著,硬邦邦的,就像是被凍住的毛筆。
“讀書明理這是第壹,第二就是文章,可文章也不死板。”
金幼孜握緊左手,手心向上,然後緩緩彈出大拇指說道:“文章首要是題目,別去弄什麽風花雪月,別去弄什麽高山流水,要的是國與民。”
他的目光銳利,聲音有力。
“聖人的話要牢記,要往國計民生去想,不要去拉扯什麽做人的大道理,那是狗屁!”
呃!
下面壹陣喧嘩,那些士紳都在懷疑上面的那個老頭是不是假冒的金幼孜。
可金幼孜卻異常堅定的道:“老夫回頭就寫了書信回京,要提醒諸位同僚,要提醒陛下,以後的試舉要貼近國計民生,要考教學生對時事的掌握,不懂的,那就回家去,以後教些童子識字謀生,或是自己去種地!”
下面又喧嘩了壹陣,知府回身,沈聲道:“安靜。”
這就是縣官不如現管。
金幼孜堂堂的宰輔說話有人喧嘩,可比他的權利和官職小許多的知府只是看了壹眼那些士紳,現場就安靜了。
金幼孜心中悲涼,昨晚才生出了改造儒家的念頭,幾乎瞬間消散。